banner

/根目录 /首页 /banner

海外汉学家早期经典系列研讨课第二讲 麦笛教授解说《尚书》的体裁与传统.docx
发布时间:2021-04-22

      2021年4月7日,我院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网络平台正式开启第二期早期经典系列研讨 ——“《尚书》的传统与早期中国的哲学论争”。八次系列讲座由牛津大学出土文献与文本文化中心创办主任、东方哲学院副教授、皇后学院院士麦笛(Dirk Meyer)教授主讲,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教师和学生。

麦笛老师从《尚书》文本引用《尚书》古代文献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喜欢用《尚书》《逸周书》古代材料佐证自己的新观点为了增强观点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这些古代材料古奥的语言风格,逐步形成了一种《体裁(genre),这些《书》的文本又进而共同组成了《书》的传统。在考察《书》的体裁与传统的形成过程时,麦笛教授提醒我们关注的传统与传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先秦哲学的意义生成(meaning production)和话语共同体(discourse community)等创造与传播层面的问题。目前课程已经过半,经过对《缁衣》《顾命》《保训》等文本文献的讨论,这的理论框架已渐渐明晰,之后进一步深入文体的讨论,并拓展到抄本文化与哲学话语问题

课程每周三、周五晚7:00-9:00在zoom线上会议室开展(会议号:964 547 9508 密码: 20210220),另有微信课程群分享录屏与阅读材料。原定于4月30日晚的最后一讲将推迟至5月7日晚6点至8欢迎更多同道加入!


后续三讲课纲如下:

4月23日,周五晚7:00-9:00,第六讲:《尚书》文体与抄本文化

4月28日,周三晚7:00-9:00第七讲:附论《书》与哲学话语

5月7日,周五晚6:00-8:00,第八讲:《尚书》将引我们去向何方?


早期经典系列研讨课由文本中心外方主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亚洲学讲座教授柯马丁(Martin Kern)策划,旨在透过古代文明比较视野,以推进海内外有关中国经典研究的交流与对话,此为该系列第讲。宾夕法尼亚大学金鹏程教授(Paul R. Goldin512开始主持第三讲,主题为“思想的艺术——关于中国经典的八堂课”详情请关注文本中心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文本研究”。


文字、图片:沈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