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Text Cultures)是一個以中國古代文本研究爲主,兼具全球視野的研究機構。她將直面當代學術,挑戰性的探尋新方法和提出新觀點,並提供對中外古代文本體系進行全面研究的機會。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擁有國際性和跨文化的視域,旨在爲相關領域的博士生、博士後、青年教師以及資深學者創造國際研究、交流與合作的可能。
研究中心將是一個全球性的平臺,並能體現當下人文科學研究的三大新動向:
1、過去幾十年裏,新發現的出土文獻及其他類型的古代文本,已讓古代中國的研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
2、近期,世界各地新成立了許多文本研究中心,這表明,一種新型的、全球性的對古代文本文化進行比較研究的興趣,已經出現。這點亦可見之于中國學術界:中國學者對古地中海地區及其他世界文明的研究熱度正在增强。
3、寫本研究、語文學、書籍史及文本的物質性等新興研究,以及通過跨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文本文化的相關課題,正在成爲一種全球性的趨勢。
研究中心設置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將與海內外主要相關研究機構保持密切聯絡,致力于深耕中國古代文本(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探索其物質形態、結構細節、流動性諸問題,同時將努力促進新的研究範式的生長和理論體系的建構。
研究中心亦將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跨文化、跨國界研究,將中國古代文本體系研究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古代文化文本體系研究整合起來。我們鼓勵並期望能够促進學科和文明間的多層次交流。
爲了能够將這些發展成果整合到一個新的研究平臺上,爲古代文本文化的研究創造一個新型全球性學者基地,該中心將突出以下幾個特色:
1、在人民大學文學院及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設立專門的辦公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接待國內外訪問學生和學者。
2、建立一個學術圖書館,收藏基礎且重要的古籍文本、前沿研究著作,並訂閱世界各地出版的各種語言的研究性刊物。
3、設立專門的研討室和教室。
4、設立專門資金項目,爲來自全世界的博士生、博士後、青年學者以及著名訪問教授提供長短期研究項目的全額資助。
5、每年爲中外相關專業青年學者、博士生召開兩次爲期一周的研修工作坊,培育青年學者並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6、邀請本校學者和訪問學者們定期舉辦有關中國古代文本文化研究的系列講座。
7、舉行各種規模的學術會議。
我們希望,這個新中心的成立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實現新型文本文化研究的時機已然成熟。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已經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人才辦、文學院以及國學院等多個單位的大力支持。研究中心還將積極申請來自中國政府和孔子學院總部的其他資金支持。
普林斯頓大學柯馬丁教授將擔任中心主任,人民大學徐建委副教授擔任副主任。中心將成立國際性學術委員會和特別顧問,學術委員會由中國古代研究的學者組成,而特別顧問則將聘請西方古典學學者,他們將參與研究中心的學術籌劃、工作坊計劃與訪問學者的遴選。
姓名 |
工作單位 |
|
學術委員會 Academic Advisory Board |
Anthony Barbieri-Low 李安敦 | 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 |
Imre Galambos 高亦睿 | 劍橋大學 | |
Paul R. Goldin 金鵬程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
Michael Hunter | 耶魯大學 | |
Matthias L. Richter 李孟濤 | 科羅拉多大學 | |
David Schaberg 史嘉柏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
陳偉 | 武漢大學 | |
陳引馳 | 復旦大學 | |
李零 | 北京大學 | |
劉躍進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
榮新江 | 北京大學 | |
楊慧林 | 中國人民大學 | |
比較古典學理事會
Council for the Comparative |
John Baines | 牛津大學 |
Denis Feeney | 普林斯頓大學 | |
Barbara Graziosi | 杜倫大學 | |
Glenn W. Most | 芝加哥大學 | |
Peter Machinist | 哈佛大學 | |
Beate Pongratz-Leisten | 紐約大學 | |
Sheldon I. Pollock | 哥倫比亞大學 | |
Mark S. Smith | 普林斯頓神學院 | |
Verena Lepper | 德国国家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