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文明:全球语文学系列国际讲座”第十一讲 阿拉伯语文学圆桌论坛
发布时间:2022-09-17“阅读古文明:全球语文学系列国际讲座”第十一讲 阿拉伯语文学圆桌论坛
2022年5月18日晚八点,由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国际研究中心(ICSAT,简称“文本中心”)主办的“阅读古文明:全球语文学系列国际讲座”(Global Philology: An International Lecture Series)第十一讲:阿拉伯语文学圆桌论坛(Arabic Philology in Cosmopolitan Context)在线举行。本讲由比萨高等师范学院、芝加哥大学Glenn Most教授主持,柏林自由大学Beatrice Gründler教授、Isabel Toral-Niehoff教授、Islam Dayeh副教授与谈。
本次讲座中,Beatrice Gründler教授具体讲解了阿拉伯语文学的概念及阿拉伯语的传播,Isabel Toral-Niehoff教授阐释了阿拉伯语的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双行性的翻译方法,Islam Dayeh副教授的发言则重点概述了《古兰经》、圣训和阿拉伯语这三个方面。
Beatrice Gründler教授首先介绍了语文学的概念。她指出,现代的阿拉伯语文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广博的概念,涵盖了很多不同的学科,比如语法学、修辞学、词汇学、音韵学,《古兰经》的注释、圣训以及伊斯兰教法等。伊斯兰世界中,《古兰经》相当于基督教中的《圣经》,另外还有圣训(哈迪斯),它主要记录了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伊斯兰教法也是对经典,也就是《古兰经》和圣训这两个源头进行的诠释和解读。阿拉伯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手稿文化,它包括诵读、听、阅读、抄写、整理和注释在内的多种实践,以便于更好地了解文本含义。阿拉伯语文学的传统出现于公元7世纪。它是一个丰富且多面的现象,这也解释了为何印刷术进入到阿拉伯文化的时间较晚,因为印刷术的特点不足以传递质量相当的信息。
第二个方面讲述了阿拉伯语的概况。阿拉伯语这个词指的不是任何一种阿拉伯语,而是在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贝杜因人的演讲和《古兰经》中就已经存在的语言。与通用希腊语(koine)类似,它们都被视为古典阿拉伯语的典范。在那个时代,除非人们能够吟诵和使用古典阿拉伯语的《古兰经》,才能真正了解这门语言。到了公元9世纪,阿拉伯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宗教、学术和行政管理的语言,尤其是在涵盖至中亚地区的国家治理过程中,它成为了包括官方书信以及书籍写作在内的不可或缺的语言,了解甚至精通这门语言,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如果在公共演讲中出现了语法错误,会大大影响此人的形象。阿拉伯语从一开始就是标准化的惯用语,它是一种辅音文字,书写中不能体现短元音,只有辅音。因此,无论是阅读还是正确解释书面文字,都需要熟练掌握阿拉伯语语法、词汇及相关规则。阿拉伯语是多义性的语言,有些词看上去差不多,但发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因此要正确理解:第一,要知道词根是什么,第二,要知道上下文是什么,从而在不同词义间进行选择。创造阿拉伯语文字模式是为了书写闪语,因为闪语的构词方式是差不多的。当然,随着几百年过去,文字也发生了变化。阿拉伯语的书法是很美的,当有些词看上去很相似,人们就会加上一些点或其它标音符号,把不同语素区分开来,手稿也是对阅读能力的考验。我们学习阿拉伯语,有一种既简单,在某些方面也比较复杂的学习工具,那就是有其他语言背景的人书写的语法书。
第三个方面是语言的传播。对语言传播来说,载体是很重要的,有载体才能够使文本流传下来,而这些抄本是手抄的。9世纪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叹的书籍革命。在中世纪欧洲,书写必须用拉丁文,而不是外省法语,但每个人所习得的当地语言和书面语是不同的。当时的阿拉伯世界也是如此。此外,口头的语文学如诗歌有着深厚积淀,于是人们就用书籍记录下来。纸在中国被发明,然后传到中亚,再传到波斯。人们认为纸张廉价且便于使用,很快政府文书就使用了纸。当时也有很多书籍市场,以及规模庞大的的图书馆。制书人也很多,他们分类明确,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并逐渐独立、不依靠外来资助的产业。大约有300万份手抄本在印刷术引进之前的13个世纪中被保留了下来,这还是被低估的数字。图中展示的是一个年代较早的9世纪的抄本,可能有些人想把事情记录下来,就用纸草制成了笔记本。纸草的生产十分费力,而这时的纸草已经可以用机器量产。我们看到的这个纸草装订成的册子本,书写已经十分有序,长句写在一起,每一行末尾似乎有平行线,代表一句话的结束,那么诗歌就已经以某种方式在一张纸上进行排列。图中是一部基督教的书,很早的时候,基督徒就使用这种册子本的手抄本,他们制造书的技术也在说叙利亚语的修道院里被广泛使用。还有多义词词典,可以注意到它有排版、空格和段落标志。当时也有活字印刷的工具,在海德拉巴还可以看到类似的用来印刷伊斯兰经典。印刷术技术被使用后,影响了新闻出版的发展。
下面,Isabel Toral-Niehoff教授阐释了阿拉伯语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它的发展围绕该地区长期建立的包括希腊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摩尼叙利亚语等在内的多层次基础,因此显示出较强的跨文化性。这个地区的基督教徒,以及其他宗教的人都利用手稿进行翻译工作,这种古代翻译传统一直延续到伊斯兰时代。公元8 世纪开始的阿拉伯翻译运动中,希腊语的文献翻译成了阿拉伯语,这是在历史上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事件。当时的译者们也使用一种非常高度学术化的方法论,数代的人都使用这种方法来翻译。这些译者往往是非穆斯林,翻译内容包括哲学、医学和自然科学。同时,由讲不同语言的学者组成一个翻译队伍,这种翻译的社会实践的意义非常重要。首先要掌握学术方法和精准的语言,同时要进行文化的改编,还有不同知识、体裁、文本组织模式的转译。多语的手稿,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它承载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的文本,同时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语音,可以在宗教、政府管理,还有科学、文学,以及《古兰经》的研究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减少其他语言的使用。
阿拉伯语非线性的翻译方法也变得非常普遍,阿拉伯语语言学的开创性的一个作用,就是它促成并且塑造了阿拉姆语、希伯来语和波斯语之间语言学传统的一个开端。其中有一个关键影响,那就是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和文化的频繁的接触和交融,也产生了多语性这种实际案例。很多知识分子都做出了贡献,其中有一些优秀的文学家和文体学家,但是他们很多都是伊朗人、希腊人、土耳其人或者是讲叙利亚语的阿拉米人,他们也都使用自己的母语。图中是一部19世纪的《古兰经》中译本,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双行性的翻译,非常典型地把阿拉伯语翻译成了中文。所以像这样的一种双行的翻译,把中文放在了阿拉伯文当中。另一部手稿,是狄奥斯科里迪斯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我们还可以看到注释的痕迹,而注释中有一部分还是包括波斯语和西班牙语的其他语言,也就是说这是由不同的学者处理过的文本。我们在看这样的这些文本的时候,虽然它产生于 13 世纪,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之后,在这些学者进行注释的过程当中,到底有什么样的经历,使用了什么样的不同的方法。
接下来,Islam Dayeh副教授围绕《古兰经》、圣训和阿拉伯语三个主题进行发言。《古兰经》是阿拉伯语文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伊斯兰教的核心文本;圣训指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训示,是宗教实践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语文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在《古兰经》最初的形成知识和传播的过程当中,阿拉伯语起到了核心作用,由此产生了各种关于《古兰经》的科学,包括《古兰经》的编纂、传播和注释等。Islam Dayeh副教授所研究的,就是《古兰经》的词汇、语法风格、隐喻意象,以及叙事技巧等方面的使用。诵读者传播《古兰经》的方式是将背诵和书面的手抄本相结合,由此在《古兰经》传播史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口头和书面从一开始就是互动的关系。《古兰经》、圣训和古诗,这三个不同的语料库,或者说是文学文本的总集,最初的传播方式都是口头。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八、九世纪的时候,这些文本都已经以书写的方式写在册子本当中。人们以阿拉伯语念诵《古兰经》,不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穆斯林会背诵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才能正确履行宗教仪式。《古兰经》的文字书法成为了审美表达的方式,图中这个例子是最早的《古兰经》抄本之一,称为伯明翰《古兰经》抄本,收藏于伯明翰大学图书馆。
教授们的精彩演讲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Glenn Most教授表示对于阿拉伯语注释的现象很感兴趣。注释在中文的文化中也很普遍,而在希腊的古文中似乎并不是特别常见,也就是说,多数的文化确实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Beatrice Gründler教授和Islam Dayeh副教授认为,注释有时是可以用来解释文本的,但注释也不限于解释文本,尤其是对于圣训的学者等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他们在解释难解的词汇时,内心会有非常丰富的想法,甚至反映出各个社会阶层、各个领域的不同思索。所以,他们会把相关的想法或文本联系起来,如同在诗歌中寻找最漂亮的措辞。所以这其实是一种创造,而不是单纯的针对文本的注释。作为注释本身来说,一首诗歌中还会有不同的解读,每个人对一首诗歌的理解都会不一样。注释有广泛的功能性,注释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我们很难追根溯源。我们对阿拉伯的文法注释进行分析,是对这些事物进行有效的整理,这也是我们非常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的领域。随后各位教授回答了在欧洲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手稿,《古兰经》的文本是如何变得更加稳定等问题。在对与会的教授们表达了最诚挚的祝福和感谢后,本次讲座在融洽的氛围中走向尾声。
全球语文学系列国际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古代中国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明跨学科平台以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联合举办,面向每一位热爱中国语文学的学生和学者。系列讲座将在各文明语文学研究领域顶尖专家的带领下,在全方位、多学科的实践中,阅读和理解古文明,接近文本的过去,也面对全球与中国语文学研究实践的当下与未来。
详情请继续关注文本中心官网:http://icsat.ruc.edu.cn/。
文:刘桐